李白五绝《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》读记
(小河西)
此诗作于天宝三载(744)秋,时李白客齐州。从祖济南太守:或指李彦允。据李阳冰《唐李翰林草堂集序》,李白赐金放还后,“遂就从祖陈留采访大使彦允,请北海高天师授道箓于齐州紫极宫。”据严寅春考证(参考文献1),李彦允任河南采访处置使在天宝十三至十四载。因此,李阳冰对李彦允的官职称谓为最高官职,非当时官职。据查屏球推测(参考文献2),李彦允天宝三至四载间,很可能为临淄郡太守。(李白用旧称,称济南太守。)【《旧唐书-地理志》:“齐州上,汉济南郡,隋为齐郡。武德元年改为齐州。……天宝元年改为临淄郡。五载为济南郡。乾元元年复为齐州。”】
鹊山湖:因湖绕鹊山而得名。鹊山湖之名最早见东晋晏谟的《三齐记》。【《太平寰宇记》卷19历城县:“《三齐记》云:历水出历祠下,泉源竞发,与泺水同入鹊山湖。”《酉阳杂俎》(唐-段成式):“历城北二里,有莲子湖,周环二十里。湖水多莲花,红绿间明,乍疑濯锦。”莲子湖即鹊山湖。】到了宋朝,鹊山湖逐渐消失。【《鹊山亭》(宋-孔平仲):“老杜诗犹在,重华事已无。千秋陵谷变,尘起鹊山湖。”】
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(李白)
初谓鹊山近,宁知湖水遥?此行殊访戴,自可缓归桡。
湖阔数十里,湖光摇碧山。湖西正有月,独送李膺还。
水入北湖去,舟从南浦回。遥看鹊山转,却似送人来。
【注释】访戴:《世说新语-任诞》:“王子猷居山阴,夜大雪,眠觉,开室,命酌酒。四望皎然,因起仿偟,咏左思《招隐诗》。忽忆戴安道,时戴在剡,即便夜乘小船就之。经宿方至。造门不前而返。人问其故,王曰:'吾本乘兴而行,兴尽而返,何必见戴?’”
归桡:归舟。《鸟名诗》(梁-萧绎):“晨凫移去舸,飞燕动归桡。”
李膺:东汉河南尹李膺,字元礼。《后汉书-郭太传》:“郭太字林宗,太原界休人也。家世贫贱。早孤,母欲使给事县廷。林宗曰:'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?’遂辞。就成皋屈伯彦学。三年业毕,博通坟籍。善谈论,美音制。乃游于洛阳。始见河南尹李膺,膺大奇之,遂相友善,于是名震京师。后归乡里,衣冠诸儒送至河上,车数千两。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,众宾望之,以为神仙焉。”
【诗意串述】组诗其一写乘兴泛湖。开始认为鹊山很近,哪知相隔的湖水很“遥”?这次泛舟完全可比王徽之乘兴访戴,自然可以慢慢泛舟晚点“归桡”。(突出乘兴。)其二写泛舟夜归。湖阔有数十里,清澈的湖水中摇动着翠绿的鹊山。湖西的天上月儿高挂,好像只是为了送李膺归还。(以河南尹李膺比济南太守李彦允。)其三写湖绕鹊山。湖水从山北流去,舟到南浦才算归还。远远看着鹊山转动,好像是送人归来。(舟绕山转,看上去如山绕舟转。相对运动。)
【参考文献】1、严寅春《萧颖士集“李采访”考》《中国诗学研究》2021(01)
2、查屏球《天宝初宗正寺扩容与李白心迹—墓志文献中属籍记录与李白谒李彦允事本末》《重庆师范大学学报》2025(01)
3、刘明川、董灏《高适、李白、杜甫、李邕“济南之会”考辨》《洛阳理工学院学报》2023(01)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大牛时代配资-股票配资学习-正规的股票配资网-新股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